LOGO

GLASHÜTTE ORIGINAL 格拉蘇蒂原創

分享到

GLASHÜTTE ORIGINAL 格拉蘇蒂原創

官網:https://reurl.cc/8yXOdR

 

格拉蘇蒂早在1845年,著名表匠ALange受德國政府資助,在德國東部的格拉蘇蒂(Glashutte)建立了鐘錶生產基地。
但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格拉蘇蒂的鐘錶製造業一下子與世隔絕,直至近年格拉蘇蒂公司經過重整後再戰江湖。99年推出的Senator雙窗大日曆萬年曆表更加獲得維也納全年最佳手錶殊榮。他們的造表技術絕對超越很多瑞士牌子。1930年已經發明了飛行式陀飛輪(總之是極其複雜的微細裝置,用來抵銷地球引力對機械表運行時引致的誤差),西方世界要到90年才在巴塞爾展出“世界上第一隻飛行式陀飛輪”。


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旗下全系列腕錶100%裝配自製機芯的高級機械腕錶品牌之一,格拉蘇蒂(Glashütte Original )的血脈源於已擁有165年製表歷史的德國製表重鎮格拉蘇蒂(Glashütte)。在歷經了歲月的起伏,格拉蘇蒂(Glashütte Original)延續著德國悠久的製表傳統,繼續書寫著德式高級製表的傳奇。
鐘錶重鎮
從位於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的首府德累斯頓向南走,約1小時車程就能達到德國的製表重鎮—格拉蘇蒂(Glashütte)。對於製表業不熟悉的人,一定不會想到這個只有2500位居民,看起來平靜祥和的小鎮已經擁有165年的製表歷史。在製表業達到頂峰的19世紀,出產的精密計時工具--座鐘,天文鐘,航海鐘享譽全球,行銷至世界各地。德國高級機械腕錶品牌—格拉蘇蒂(Glashütte Original)就誕生於此。格拉蘇蒂鎮離易北河畔素有“德國北部佛羅倫薩”美譽的德累斯頓很近。19世紀初,在開明的薩克森宮廷的大力支持下,德累斯頓的新興藝術與科學蓬勃發展,製作座鐘,懷錶的技術突飛猛進。同時,工業革命興起,歐洲各地富有探險精神的思想家和創業者思潮湧動,當然薩克森邦也不例外。1845年,一批創業者和發明家從薩克森邦的首府德累斯頓遷至格拉蘇蒂鎮,在當地開始了腕錶製作。當時,格拉蘇蒂鎮不僅雲集無數首屈一指的表匠和他們的製表工廠,亦匯聚大批錶殼、指針和擺輪等鐘錶配件的製造商。格拉蘇蒂鎮製表業空前繁榮,不僅是德國的製表重鎮,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製表中心之一。 [1] 
製表學校
當時,世界各地對德國製造的腕錶需求甚多,加上鎮內製表公司業務長足的發展,為了滿足龐大的市場需要和培育更多的專業人才,遂於1878年在格拉蘇蒂鎮( Glashütte)成立「德國製表學校」。這所德國製表學校,不但為格拉蘇蒂鎮培育了一批專業鐘錶技師,不少人學成後更周遊列國,將德國製表竅訣發揚光大。格拉蘇蒂鎮的製表大師們努力不懈,成功創造出多款巧奪天工的作品,德國製表亦是表壇最熠熠生輝的瑰寶。
品牌創建
20世紀初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全球經濟低潮使格拉蘇蒂鎮(Glashütte)的製表業受到重創。然而,縱使逆境當前,格拉蘇蒂鎮(Glashütte)卓越的時計傳統卻長存不朽,許多鐘錶商經過短暫的調整後便以嶄新形象再次問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中止了這股蓄勢待發的動力,在二戰結束的前幾個小時,格拉蘇蒂鎮(Glashütte)所有錶廠都被蘇軍拆卸一空,整個小鎮被飛機轟炸夷為平地。格拉蘇蒂鎮(Glashütte)的製表商唯有從零開始重建業務。廠商召集工匠和精確機械技師製造必要的機器和工具,重新投入生產。1951年,當時的執政黨下令將格拉蘇蒂鎮(Glashütte)所有獨立製表公司合併為一個聯合國營企業:格拉蘇蒂錶廠(VEB Glashütter Uhrenbetrieb(GUB)。1990年格拉蘇蒂錶廠(VEB Glashütter Uhrenbetrieb(GUB))改組為格拉蘇蒂製表有限公司(Glashütter Uhrenbetrieb GmbH),完全地繼承了格拉蘇蒂鎮(Glashütte)原來所有製表工廠的技術,知識產權與財產。改組後的格拉蘇蒂製表有限公司(Glashütter Uhrenbetrieb GmbH)在1994年私有化,私有化一年後,其生產的高級機械腕錶被正式命名為格拉蘇蒂(Glashütte Original)。
全新面世的格拉蘇蒂(Glashütte Original)生產真正原廠製造的腕錶,即由原廠構思及設計,全系列產品100%裝備自主研發的機芯,秉承德國值得驕傲的手工打磨、裝配傳統,是真正原創、高品質的機械腕錶。製表業界僅有極少數幾家製表工廠能符合這項嚴苛的要求,而在德國僅存格拉蘇蒂製表工廠一家。
鐘錶博物館
德國格拉蘇蒂鐘錶博物館
德國格拉蘇蒂鐘錶博物館(5張)
在小鎮的中心,矗立著一座特別的建築,那就是德國格拉蘇蒂鐘錶博物館。館內一、二樓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空間中,展示超過400個獨一無二的鐘錶作品。透過展館中的多媒體展示,參觀者可完整了解格拉蘇蒂鎮製表歷史的發展,觀賞到各個時期格拉蘇蒂鎮懷錶、腕錶、鐘擺座鐘作品,以及海事精密時計和各種擒縱結構、歷史證書與專利文獻。
離德國東部名城德累斯頓不遠,有一個很小和不顯眼的地方,但它的名堂在名貴鐘錶世界卻譽滿全球--格拉蘇蒂(Glashuette)。鐘錶愛好者會付出過十萬歐元,買一隻這品牌的精製碗表。
富翁神話
離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頓不遠有一個人口只有4500,但在鐘錶業卻享譽盛名的小地方:格拉蘇蒂。這約21公里的路程需車時30分鐘。當你駛進格拉蘇蒂時,所看到的市徽便包括了當地的兩個工業象徵--代表以前礦工業的兩個交叉而放的槌子和今天鐘錶業的一個銀製的日晷。
格拉蘇帝的鐘錶製造業可以追溯到1845年。但很奇怪,這些名貴的精確機械表的起源卻是跟當地銀礦業的沒落有關。當銀礦採光以後,格拉蘇帝的經濟便開始步入困境。禍無單行,乾旱、過熱和農作收成欠佳連年發生,以至小的到處行乞,大的卻餓殍載道。為了救災,政府接受任何有建設性的建議。郎恩(Ferdinand Adolf Lange)於是向政府提出了在格拉蘇帝發展鐘錶業的想法。
一塵不染:鐘錶匠的工作室
一塵不染:鐘錶匠的工作室
十七世紀的德累絲頓是一株經濟奇芭。當地不少的華麗建築物足以媲美佛羅倫薩,更因此獲得“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的別稱。十八世紀時當地已經有不少出色的鐘錶匠;相關的理工學院更在1827年在德累絲頓的貝如台(Bruhlschen Terrasse)成立。而當中的一名學子正是格拉蘇帝鐘錶業之父郎恩。
郎恩在德累絲頓出生,父母分離後便跟為商人的養父一起生活。天資聰穎的郎恩不單學會製表手藝,他更留學巴黎和倫敦四年,修讀物理和天文學。
當郎恩在1845年12月7日跟他的兩名朋友和姻親同僚古特可司(Gustav Bernard Gutkaes)到格拉蘇帝開設當地的第一間鐘錶廠,一個名貴鐘錶的時代便開始了;他倆開班受徒,把15名稻草織帽和採礦工人教導、培訓為鍾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