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林家花園 窗迴廊顯幽情


分享到

大部分的遊客稱「林本源園邸」為「林家花園」是清末台灣首富林平侯兩代家族經歷40年用心建造的超級園邸,

超大園邸規模、建築精細的用料選擇以及用材料以及和唐山師傅繁複考究的施工。完工後更被公認為清代台灣園林代表作。

林平侯五個兒子,分別以「飲、水、本、思、源」,其中林平侯深愛三子林國華與五子林國芳,便以兩人的家號「本」、「源」,將這座豪華園邸命名為「林本源園邸」。

 

「林本源園邸」包括最早的三落大厝、花園,以及後來加蓋的五落大厝,總面積高達5萬多平方公尺,幾乎佔去板橋城的一半,可見其規模宏偉壯觀。目前我們能講票參觀的是原底的花園部分,因此習慣稱為「林家花園」

 

佔地約3千8百多坪的林家花園,主要是由建築群與園林花圃構成。踏入林家花園,一股濃厚的中式庭園靈動氣息便能深深吸引旅人的目光,不同於西方庭園一絲不苟、工整對襯得令人歎為觀止的幾何圖案,林家花園運用迴廊、窗漏、門洞、水池等元素,創造出遠近大小、明暗對比的賞景層次。

這座走過一世紀風雲的豪華園邸,以一排筆直整齊的樟樹列隊迎賓,一顆顆以枝幹紋路「章法清晰、調理明白」而得名的樹木,正訴說著園邸在工巧精緻外,還隱隱透出許君子氣結的文人性格。

 

閒散的走過綠樹遮蔭的樟樹大道,再通過小巧可愛的方亭一座,即可到達作為

林家書庫的「汲古書屋」。書屋前有座半圓筒狀屋頂的軒亭,作用是遮陽避雨,有點像是現代建築的雨遮,由於半圓筒狀的屋頂很少見,有人說這是模仿南洋築元素而成,也有人說這屋頂形狀類似棺材,因此有「升官發財」之意。這座軒亭的中西合璧,似乎要比書屋中藏過典籍,更令人有興趣。

接著來到有座方形水池的「方鑑齋」,乾淨的池水映著天光,宛如明鏡般鑑古知今。這座建築是林家人讀書、以文會友的地方。方池中還有座戲亭,由於面積過小,只能上演文戲與音樂性戲曲,美妙悠揚的樂生與吟唱,和周圍的假山、迴廊搭配映襯,真是風雅極了!

在林家花園中,能夠登樓遠眺的地方就屬來青閣與觀稼樓。當時林園四周盡是阡陌連綿,一片翠綠盡眼中。其中,來青閣門窗雕琢得格外精細,且是全園區視野最棒的建築,作為賓客招待所再適合不過。

豪宅最不可或缺的配備是種滿奇花異草的花園,「香玉簃」這座閣樓邊小屋前方的花圃,就是林家族人賞花的地方。尤其是秋季,各色菊花開遍,五顏六色美不勝收。農曆年期間,林家花園都會舉辦賞菊活動,有機會可以來看看爭奇鬥艷的美麗花卉。

雙菱形相連的「月波水榭」,四周水池環繞,可以登上石階賞景觀月,也可以在池畔垂釣作樂,或坐在水榭中透過四面窗花,欣賞園中景色,也別有一番風味。

「定靜堂」是園區裡最大的建築物,林家用來招待賓客,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

定靜堂以四合院方式配置,前程寬敞,從前程到正廳一共有四道門,將賓客層層引進正廳。

「定靜堂」是探訪林園建築之美的最後一站,在結束林家花園之旅前,還有一個必逛的景點,那就是「榕蔭大池」。

 

「榕蔭大池」北邊有仿林家漳州故里山水設計的假山,讓族人能夠稍解思鄉之情。池畔則繞以梅花鄔、釣魚磯、雲錦淙等不同形狀的亭子,計有三角形、四角形、菱形、八角形及疊亭,實在讓人眼花撩亂。

林家花園中搭配建築形式,一共有三座大水池,除了庭園造景之用,也能夠與園區內的大樹配合,自成一個舒適涼爽的微型氣候,難怪一走進林園大門,就可以覺得夏天的燥熱一下子被擋在門外了!